导航菜单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协会动态 > 正文

既往活动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暨南部战区总医院骨质疏松多学科协作组成立会议暨...

发表时间:2021-12-22 10:10:16   来源: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速,骨质疏松的病发率呈上升趋势,我国目前骨质疏松患者将近1.1亿,每年治疗经费达200亿元人民币。为了更好的推进骨质疏松预防和康复,加强中老年人防治骨质疏松的意识,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避免“人生中最后一次骨折”,同时规范骨质疏松的诊疗手段,受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委托,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于12月11日上午在医院大力支持下,主办“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暨南部战区总医院骨质疏松多学科协作组成立会议暨南总内分泌论坛”在南部战区总医院科技文化中心隆重召开。


会议分为三个部分,线上、线下有序进行。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张运富执行会长致辞,很高兴南总内分泌人勇于扛起骨质疏松防治的大旗,并提出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未来工作可期!   


  首先南部战区总医院夏挺副院长代表南部战区总医院,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充分肯定了年轻的内分泌科1年以来的工作成绩,同时指出骨质疏松症危害之大、危害之深、危害之早足以引起高度关注,南总内分泌科敢为人先,率先提出骨质疏松多学科协作南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期待未来为广大军地患者防治骨质疏松做出更多工作。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延兵教授表示,非常支持南总内分泌牵头成立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作为内分泌人,为广东省骨质疏松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原因,陆军军医大祝之明教授、解放军总医院李利教授、辽宁省人民医院苍爱军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颜晓东教授四位国内知名内分泌、骨科、药学专家线上进行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们对南总打破学科壁垒,成立骨质疏松多学科协作组,成立省级骨质疏松学会给予充分的认可及期许,并期待未来骨质疏松合作跨学科的步伐走的更远!


  学术交流环节来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内分泌科主任李万根教授详细解读了2020《AACE/ACE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李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最新指南深入浅出的进行了完美诠释,并提出骨质疏松的防治知识远不止指南,建议大家关注南总内分泌及李万根教授的科普公众号平台,普及更多骨松知识,骨质疏松防大于治。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主任委员李延兵教授进行了《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演讲,李教授优雅、严谨的语言,从1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抗糖尿病药物与骨质疏松三个方面,条理清晰的将骨质疏松与糖尿病两大内分泌代谢病的关联娓娓道来。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佳教授进行了“骨质疏松多学科协作与管理”的主题发言,李教授从原发性骨质疏松到继发性骨质疏松,提出骨质疏松的综合防治需要包括内分泌科、骨科、老年科、肾内科、风湿免疫科、营养科、消化科等众多学科共同参与,并从近年临床中多发性内分泌腺瘤、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综合征、强制性脊柱炎四个典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病例提出“南总骨质疏松多学科协作模式”的流程探索。

 

 


  最后一个环节是“”骨质疏松多学科协作专家谈”。来自南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病科主任黄远航教授、骨科王非教授、风湿免疫科主任徐伟教授、营养科主任肖桂珍教授、临床药学科主任季波教授、南方医院贾洪霞教授,东莞市清溪医院大内科主任刘央教授分别从肾脏科、骨科、风湿科、营养科、临床药学、内分泌科、大内科专家角度分别对就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提出各个学科的认识,对于骨密度能否作为骨松诊断金标准、如何更好实现骨质疏松院内横向转诊、治疗中的痛点、骨松中心模式的探索积极发言,讨论热烈,尽管已经过了十二点,大家讨论仍然意犹未尽。  


  


  大会最后,李佳主任总结,健康中国2030提出的“三减三健”,骨骼健康最易被忽视,而骨质疏松危害巨大,今天的会议讨论热烈,学科碰撞火花不断,因为在骨质疏松领域我们有太多需要探索、需要多学科协作的领域,南总内分泌科期待与各位线上、线下致力于骨松防治的专家同道共同努力,未来期待在骨质疏松领域做更多工作!  




首页

协会简介

新闻资讯

会员服务